臺灣衛福部在照顧管理系統做了大動作的調整,不僅信息化系統已經發展出新的版本。就連過去長照實十年大家熟悉的評估量表也更新了,在2017年3月28日時釋出"長照2.0新型評估量表",在這邊和大家介紹比較有何亮點。
本量表一共分為以下11個部分,共27面:
A 個案基本資料
B 主要及次要照顧者
C 個案溝通能力
D 短期記憶評估【本大題限本人回答】
E ADLs
F IADLs
G 特殊復雜照顧需求
H 居家環境與社會參與
I 情緒及行為型態
J 主要照顧者負荷
K 主要照顧者工作與支持
外加GA輔具,以及Plan處預計劃等兩部分。
可以說是非常之復雜.....
A 個案基本資料
在A基本資料的部分可以看到不止老人,身障系統也加進來了。
B 主要及次要照顧者
而B照顧者也正式把聘雇關系納入列表當中(以往都不算)。
C 個案溝通能力
在C的部分把以前的各種能力又更細的分類,可以說是越評越細了。
D 短期記憶評估
在D短期記憶則是用類似MMSE的內容(紅色、快樂、腳踏車)
E、F ADLs、IADLs
E和F是在評估功能,說明當中明確解釋表現(perforance)與實際能力(ability)的關系,這邊評估的事ability的部分。特別強調"一個月"內的能力可以看出連續性照顧的意味。
ADL還是用巴氏量表,比較特別的是加入了第11題:
這就是之前介紹的GMFCS量表,沒想到正式被拿來用了!
G 特殊復雜照顧需求
在G的部分我覺得是最難最復雜的,因為牽涉到各個醫療專業,又分成八個子小題,評估上非常困難呀!我會再另外寫一篇專門談談這八個項目。
G1 疼痛
G2 皮膚狀況
G3 關節活動度
G4 疾病史與營養評
G5 特殊照顧
G6 吞咽能力
G7 失智癥之照顧者評估
G8 跌倒、平衡及安全
H 居家環境與社會參與
居家環境的部分和以前差不多,但多了上面這題目。
H2的部分是社會參與,從以前的一題變成三題了,后續還有提供服務來滿足個案的社會參與需求。
I 情緒及行為型態
這部分用了一個新的量表,一共14個項目,我不知道這量表出自哪里(知道的人可以在下方留言告知),但內容看起來有點像失智癥的精神行為癥狀。
J 主要照顧者負荷
把過去曖昧模糊不清的文字(需要勞力密集照顧)說得比較能聽懂了。
K 主要照顧者工作與支持
這部分也是過去量表針對照顧者壓力的延伸,多了工作等方面評估,而比較特別的是衛福部似乎對自費需求很有興趣。
而最后一部份系統會自動帶出案主可能需要的輔具,省去輔具評估人力的需求,這樣做有好有壞,雖然節省了人力,但我們不能忘記有客制化的需求在,另外針對身障者輔具評估可不是這么簡單的事情,希望衛福部能保留輔具中心及甲類評估人員的專業及角色定位。
處預計劃一共有25項,是照管專員和案家一同來討論計劃然后勾選吧。
總結:
這份評估表延伸了許多以前沒有看到的部分,納入評估當中能提升整體照顧管理的水平,另外按照這些編碼及說明,評估量表應該會往智能信息化、自動化的方向邁進,也是樂見的。但是要擔心的是要評估這份量表真的是費時費力,對于新進的照專來說是一大挑戰,未來人才培訓的相關策略也要一并融入才行。
本站文字及圖片內容版權歸湖南普親老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所有,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,不得擅自轉載使用
網站備案/許可證號「湘ICP備15011513號-1」 法律聲明
Copyright © 2019 湖南普親老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